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雙喜圖》 - 作品簡介

《雙喜圖》乃其傳世精品。圖縱193.7釐米,橫103.4釐米,絹本,設色,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作品表現秋風勁吹搖撼樹木,雙鵲掠飛鳴噪,引起野兔的回首觀望,殘枝敗草和鵲兔的生機活躍的對比,既生動地表現了荒寒氣氛,又不失時機地表現了荒涼中的生意。[1]

《雙喜圖為崔白代表作,畫面以扣人心弦之情節抓住觀者,無論是騰空展翅還是雀躍枝頭的二鵲與樹下玄兔都為不期而遇在秋風中各顯其態,古木槎櫟與隨風搖曳的翠竹有機結合。章法開闊、佈置運迷入疏,而細者不滯物態,秀挺用力的調筆恰到好處地塑造出不同質地的物態。色彩寓濃於淡,意境深邃而幽遠,是中國工筆花鳥畫注重形神兼備審美境界的典範作品。  

《雙喜圖》原題“宋人雙喜圖”,後因在圖中樹幹上發現有“嘉祐辛醜年崔白筆”的題識,故歸於崔白名下。“嘉祐辛醜”為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此時正是崔白畫藝的成熟時期。畫面上,一派古木槎丫、霜葉飄零的蕭條景象。秋風中,竹樹搖撼,山草皆靡,風勢甚烈,兩只寒鵲棲飛噪鳴於枯木荊棘之顛,不知何時闖來一只野兔,正引首回顧,聳耳翕吻鼓目瞪著樹上的山鵲,這就更加增添了雙鵲躁動不安的情緒。畫家抓住了秋兔雙鵲高下對峙、渾然一體的瞬間之景,創造出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

崔白畫花鳥必先“作圈線”,然後填以眾彩,所謂“多用古法”。故其骨法奇古,筆具天機,全圖有飛動之美。這幅畫對雙鵲和野兔的描寫是極其工細的,野兔豐富的形體,踞坐縮腿、轉頸翹首、垂耳放目之態和雙禽居高臨下、驚惶飛動的神態都捕捉得尤為真切。而對枯木、衰草和山坡則用半工半寫或完全寫意的用筆,表現了他在用筆上的疏放和靈活性。  

圖經《石渠寶笈》著錄,鈐有“緝熙殿寶”、“晉國奎章”、“性命同珍依子孫永寶玩”、“司印(半印)”、“晉府書畫之印”、“敬德堂圖書印”、“清和珍玩等收藏印”。
返回列表